在定額中混凝土的配合比允許需調整的,例:原構建定額現澆砼為C20,實際為C30時你可以把C20換為C30;絕對不可以私自調整其細骨料的內在配比;這一點定額是有規定的。 關于增加添加劑的問題我認為應該屬于施工技術措施內容,首先應該是為了更好的完成項目工程而采取的措施,有兩方面的:1.施工工藝的要求。2.施工環境或者設備的要求。其次采取的措施所追求的最佳效益是為哪一方提供的,即是為了施工單位還是為了建設單位! 對于你所說的調整問題,我個人認為原則上應該按照專項施工措施進行計算;如果非要執行定額那么在甲乙雙方同意的情況下也只能增加其添加劑,至于節約水泥部分的扣除是沒有理論依據的。除非按照專項施工措施進行實際計算、實際的用量及費用的補充單價。
(1) 水泥礦石是否穩定導致礦物組分是否穩定,從而影響到混凝土外加劑對水泥的適應性。
(2) 水泥生產工藝,如立窯與回轉窯,冷卻制度中的急冷措施控制得怎樣,石膏粉磨時的溫度等,造成水泥中礦物組分、晶相狀態,石膏形態發生改變,從而影響到外加劑對水泥的適應性。
(3) 水泥中吸附外加劑能力:C3A>AF>C3S>C2S,水泥水化速率與礦物組分直接相關。
(4) 水泥存放一段時間后,溫度下降,使混凝土外加劑高溫適應性得到改善,而且f-CaO吸收空氣中的水后轉變成Ca(OH)2,吸收空氣中的CO2后轉變成CaCO3,從而使Mwo下降,也使混凝土和易性得到改善,使新拌混凝土塌落度損失減緩,砼的凝結時間稍延長。
(5) 普通硅酸鹽水泥的需水量稍大于礦渣水泥,其保水性好,但一般塌落損失也較快。
(6) C3A含量較高的水泥,塌落度損失快,保水性好。
(7) 水泥中親水性摻合料保水性好;火山灰質水泥保水性差,易泌水。
(8) 溫度、濕度高低直接影響混凝土外加劑對水泥的適應性。
(9) 配合比中的砂、石級配及砂、石、水、膠材的比例也影響砼外加劑對水泥的適應性.
混凝土除了應有適當的強度外,還應根據使用方面的特殊要求,應該包括抗凍,抗水滲透,抗氯離子滲透,收縮,碳化,鋼筋銹蝕,抗硫酸鹽,抗壓疲勞變形,堿骨料反應等,統稱為耐久性。
抗滲性:
指混凝土抵抗液體和氣體滲透的性能。由于混凝土內部存在著互相連通的孔隙和毛細管,以及因振搗欠密實而產生蜂窩、孔洞,使液體和氣體能夠滲入混凝土內部,水分和空氣的侵入會使鋼筋銹蝕,有害液體和氣體的侵入會使混凝土變質,結果都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和長期安全使用。
混凝土的抗滲性用抗滲標號P表示。如P4表示在相應的0.4N/㎜2水壓作用下,用作抗滲試驗的6個規定尺寸的圓柱體或圓錐體試塊,仍保持4個試塊不透水。混凝土的抗滲標號一般分為P4、P4、P6、P8、P10、P12。
抗凍性:
指混凝土抵抗冰凍的能力。混凝土在寒冷地區,特別是在既接觸水,又遭受冷凍的環境中,常常會被凍壞。
這是由于滲透到混凝土中的水分受凍結冰后,體積膨脹9%,使混凝土內部的孔隙和毛細管受到相當大的壓力,如果氣溫升高,冰凍融化,這樣反復地凍融,混凝土最終將遭到破壞。混凝土的抗凍性用抗凍標號F表示。
如受凍融的試塊強度與未受凍融的試塊強度相比,降低不超過25%,便認為抗凍性合格。抗凍標號以試塊所能承受的最大反復凍融循環次數表示。根據凍融循環次數,混凝土抗凍標號一般分為:F15、F25、F50、F100、F150和F200。
抗侵蝕性:
指混凝土在各種侵蝕性液體和氣體中,抵抗侵蝕的性能。對混凝土起侵蝕作用的介質主要是硫酸鹽溶液、酸性水、活動和或帶水壓的軟水、海水、堿類的濃溶液等。
耐熱性:
指混凝土在高溫作用下,內部結構不遭受破壞,強度不顯著喪失,具有一定化學穩定性的性能。
為什么會出現相同混凝土外加劑與不同品種的水泥摻配,相同水泥與不同品種外加劑摻配會出現上面那些問題,筆者通過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外加劑與水泥不相適應,那么什么叫水泥與外加劑的適應性?我們可以這樣定義:將經檢驗符合技術標準要求的外加劑與同樣經檢驗符合技術標準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配合使用,如能產生應有的效果,就認為這種水泥與這種外加劑是適應的;相反,如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則認為這種水泥與這種外加劑是不相適應的
所以,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我們建議在施工的時候盡量在施工前應把混凝土外加劑與水泥送到試驗室進行適應性試驗。然后應用在實際的生產施工當中,從而達到減少水泥等原料的作用!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