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堿含量,當沒有附加來源時,就是指水泥成分中Na20和K20的含量,而現代混凝土的堿含量則是水泥、摻合料及外加劑堿量的總和。在AAR研究中,含堿量統一用Na20當量計,其計算公式是:Na20+0.658K20%=含堿量,國際文獻資料及國內研究經驗表明,目前發現的AAR主要有三種類型,堿-硅酸反應、堿-硅酸鹽反應、堿-碳酸鹽反應,而最早發現、最常見的AAR則是堿-硅酸反應。
如果在混凝土中具備了AAR的三個必備條件,堿性成分很高的細孔溶液由毛細管中溶出,與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發生反應,引起膨脹,誘發裂縫,這一劣化過程是緩慢的,有的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才會出現,由于發生在混凝土內部,即使采取補救加固措施,也無法根除,故被材料學家們稱之為“混凝土中的癌癥”。國內外通常認為:水泥的堿含量小于0.6%時,為低堿水泥,在這一指標下,一般不引發AAR。在我國東北、西部、華北地區水泥的堿含量偏高,據統計(以當量Na20計),波動在0.9%~1.08%,山東地區在0.8%~1.0%,南方地區一般在0.6%~0.8%,這對防止AAR極為不利。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